他是导师眼里的“乐之者”,以探究实验现象为兴趣;他是师兄眼里的“拼命三郎”,在科研工作中惜时如金;他是师弟眼里的“有心人”,勇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个对科研抱有极大热情的阳光开朗的小伙子,就是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2017级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孙瑞。
孙瑞于2017年进入高等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闵杰研究员。目前已发表论文13篇,累计影响因子220.309,授权专利一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能源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3篇《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3.25(其中一篇公开发表半年入选ESI高被引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10.483;在校期间曾经荣获2018-2019学年武汉大学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018-2019学年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奖特等奖(高等研究院首次),被评为2018-2019学年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
不忘初心,矢志科研
在学术之路如无法预知黎明般的漫长黑夜中,新时代研究生的科研精神和共产党员的初心成为了孙瑞心中永远不灭的明灯,始终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他在漫漫征途中不断思考自己作为科研者和共产党员的身份,坚持自己的立场,明确自己的责任。承前人之余温,继自我为薪火。通过不断地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孙瑞也将自己化作学术之路上的一把火炬,用自己的热血和奉献为同学们和自己驱散科研之路上的阴霾、带来迷途上的启迪,共同攀登下一座座科研高峰。
刚刚研三的孙瑞已经在有机光伏领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连续在国际顶级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影响因子33.25)上公开发表三篇学术论文。一周七天,他永远是实验室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个人,泡在实验室里学习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是他的日常,而在刻苦学习充实自身的同时,他也爱问为什么,经常和同学、导师进行讨论交流,有时候到了凌晨,导师依然能够收到孙瑞的邮件。
孙瑞对导师闵杰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没有不好的数据,把数据拿出来大家一起对比讨论,说不定就是个好的故事。当孙瑞第一次进行实验课题研究时,实验数据的结果和他需要的解释是完全相反的,但他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积极和导师讨论,思考解决方案。经过一番讨论获得问题的解决思路后,他立刻返回实验室,重新制备样品进行测试,并最终得到了与理论解释一致的实验结果,获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后,他才安心地走出实验室,而那个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无论是独立实验操作还是处理实验现象,他总是保持着尝试与思考,不断和身边的同学、老师讨论,从中取得新想法和新进步。
持之以恒,上下求索
路虽远,行者将至。要做好科研工作,需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在一次历时一年的投稿中,审稿人认为实验的光伏器件的性能不高而拒稿,建议修改重投,当孙瑞补充数据重新投稿时,却依然被拒稿。怀着对自己科研工作的热爱与坚信,第二次被拒绝后,孙瑞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坚持对拒稿的审稿人进行反驳,并向编辑部申诉,幸运的是,最终这篇稿件申诉成功,仲裁接收。这次投稿让孙瑞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在遇到问题时,他不会轻易放弃,而是通过不断的刻苦钻研、做好自己的实验工作来解决问题。
“做科研得沉下心,得耐得住寂寞。”导师的一句话始终萦绕在孙瑞的心间,这并不是一句老生常谈可以听之即忘的唠叨。寂寞、迷茫和挫败感是科研之路上永远无法摆脱的巨兽,它们无时不刻地追逐着每一位科研学子。即使备尝孤独且时有败局,但孙瑞知道那些不能打败自己的东西,必将使自己更加强大。
追求学术的道路从来就不是畅通无阻的,但正是因为孙瑞秉持决心和恒心,勇于解决科研中遇到的“拦路虎”,才能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在他的研究领域向前越走越远。
谈及未来,他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基于目前的研究课题继续更深入的研究,为绿色可持续能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