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勋,男,河南濮阳人,1984年7月,中共党员,现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6级传播学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次)、武汉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以及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等;在《中国电视》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9篇。
善于思 勤于学 乐于和
——赵红勋同学个人事迹
两年半的珞珈岁月,滋养着探索知识的热情;两年半的读博时光,坚定着致力学术的理想……赵红勋自进入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以来,通过“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和“乐于和睦”的实践行动把这个看似“枯燥”与“煎熬”的两年半博士时光过得充实而丰满。在读期间,各科成绩都在A-及以上,平均成绩接近90分;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9篇;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2次、武汉大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一等奖1次等。
任何一项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研究者的长期思考。对于赵红勋来说,思考不仅贯穿着他所有的论文撰写,而且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状态。他的同学郑新刚曾这样评价:“刚入学几个月的时候,他都开始发论文了。那时候就好奇,他怎么找到的选题。后来我们经常在一起吃饭的交流,发现他很喜欢思考和琢磨一些学术问题,甚至在吃饭、走路的时候,都还保持一种思考的状态。”他的博士同门吴占勇这样说:“他喜欢思考问题,而且善于从日常生活发现问题,并用深厚的理论素养来解释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现象,对问题的分析既有趣又透彻。”在学术思考方面,虽然需要大胆的猜想与假设,但对于赵红勋来说,思考并非是一种凭空的“臆想”,而是以日常生活的生动实践和书籍文献的阅读实践为“质料”的有根据的想象。赵红勋在学院主办的“发C刊的那些事儿”研究生交流活动中,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寻找新闻传播学选题的一些方法,“大家要保持思考的状态,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传播问题和媒介使用,寻找其中的与众不同,再带着这些发现查找相关文献,最后确定自己的问题意识,并进行文稿的撰写。”
相比思考而言,赵红勋的勤奋努力或许更能直观表现出他能够取得不错成绩的原因。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读书、看文献、写作等相关学术活动都是在图书馆完成的。而且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他去图书馆经常都不带手机,以免分散学习的注意力。他的同学曹珊这样说:“经常都在图书馆看到他,有一次给她发微信问他如何查找学院的最新的博士学位论文,他没有回复。我觉得很奇怪,他平时对同学很热心的。后来看到他,才知道他在集中写作的时候,都不带手机。有时候即便带着,也放在书包里不看。”
赵红勋的勤奋刻苦在他导师门下更是有目共睹。他的导师张卓教授这样评价他:“对于勤奋学习来说,每个人都在不同阶段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都会全力以赴地努力,但如果说能够长期坚持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点难,这也是红勋让我感到很欣慰的地方。在没有读博士之前,他都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足可以看出他的勤奋与刻苦。读博之后,他并没有因为之前去的了一点成绩而松懈下来,一直都保持勤奋刻苦的良好习惯,现在也发表了多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吴占勇这样说:“私下里,我们用‘四十篇儿’形容红勋,因为他带着四十多篇论文考进了武大。但在他看来,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因为能拿得出手的高质量作品太少。于是在入学的两年多内,他深耕细作,在C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各类刊物近20篇,摇身变成‘六十篇儿’。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勤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刘婷这样评价:“作为同一级同一个导师的博士生,我们接触比较多。红勋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那种踏实认真、勤奋努力以及坚持不懈的劲头很令人佩服。”
认识赵红勋的人都知道他为人正直诚恳,是一个“热心肠”,因为在他看来,与身边的人和谐、和睦相处是很重要的事情,用他自己的所说“和为贵”,所以对于身边同学他始终都保持谦和态度,而且在身边人有需要的时候,他都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作为一个经常写稿和投稿的人,身边的人都向他请教论文写作和发表的问题。他曾多次帮助给师弟师妹指导学术论文,而且还帮助联系期刊发表的事情。博士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经常找他帮忙,他都很热情地帮助。博士生丁敏玲如此评价他:“赵红勋同学亲切友善,乐于助人,无论谁向其请教学术问题他都积极解答,并经常向同学们传授一些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前一段时间,我在关注疫苗问题的时候,觉得可以与我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我多次他请教写作和投稿的问题,他每一次耐心且详细地给我很多建议。”郑新刚也认为:“他很热情,如果问他一个问题,他会辐射性地提出几个解决的思路或方案,能够给人启发。”
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学术科研占据着赵红勋的大部分时间,他在科研方面的思考与行动,既印证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透视出的普世价值与真理,也体现着一个青年学术研究者应有的内在品质与修养。